肝硬度检测您听说过么?临床上常用FibroScan或 FibroTouch,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的原理来进行肝脏硬度值的检测,来评判患者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可能。它的基本原理为利用特殊探头震动产生一个瞬时低频脉冲激励,使肝组织产生瞬间位移和剪切波,跟踪并采集剪切波可获得组织弹性模量,通过肝硬度测定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剪切波速度越大,肝硬度值越高,检测区内肝组织越硬。
有一些情况影响肝硬度检测的真实水平,比如说以下几种情况:
1. 合并腹水;
2. 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和/或胆红素高;
3. 肥胖。
为了尽量保证检测值准确,指南中明确指出:
肝硬度有效检测需满足以下条件
同一检测点至少成功检测10次,检测值四分位数差距与中位数比值<0.3。
肝脏炎症和胆红素水平可影响肝硬度值(LSM)。因此,患者应在血清胆红素≤51mol/L情况下,空腹或餐后3小时接受检测,过量饮酒者应戒酒1周后接受检测;诊断界值选择需参照病因及血清ALT水平,并排除右心衰竭可能。
基于肝硬度值(LSM)检测受肝脏炎症等因素影响,怀疑LSM假性升高患者可考虑非同日再次检测确认。
咱们再来看看指南中对于肝硬度值是怎么解读的,如何通过肝硬度值来评估自己的肝“硬不硬”?
因为病因不同,肝硬度的值也有所差异。咱们按照不同病因来看:
01、慢乙肝患者
➤ 胆红素正常、ALT小于5倍正常上限时:
LSM≥17.0 kPa考虑肝硬化;
LSM≥12.4 kPa考虑进展期肝纤维化;
LSM<10.6 kPa排除肝硬化可能;
LSM<7.4 kPa排除进展期肝纤维化;
LSM在7.4~9.4 kPa的患者如无法确定临床决策,应考虑肝活检;同时胆红素异常患者应进行动态评估。
➤ 胆红素、ALT正常时:
LSM≥12.0 kPa考虑肝硬化;
LSM≥9.0 kPa考虑进展期肝纤维化;
LSM<9.0 kPa排除肝硬化;
LSM<6.0 kPa排除进展期肝纤维化;
LSM在6.0~9.0 kPa者如无法决定临床决策,应考虑肝活检。
02、慢性丙肝患者
LSM≥14.6 kPa考虑肝硬化;
LSM<10.0 kPa可排除肝硬化;
LSM<7.3 kPa排除进展期肝纤维化。
0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LSM≥15.0 kPa考虑肝硬化;
LSM≥11.0 kPa考虑进展期肝纤维化;
LSM<10.0 kPa考虑排除肝硬化;
LSM<8.0 kPa考虑排除进展期纤维化;
LSM处于8.0~11.0 kPa的患者需接受肝活检以明确肝纤维化状态。
04、酒精性肝病患者
LSM≥20.0 kPa考虑肝硬化;
LSM<12.5 kPa排除肝硬化;
LSM<9.5 kPa排除进展期肝纤维化。
好了,亲爱的肝友们,您对于如何解读肝硬度检测的数值了解了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请咨询您的肝病科医生。爱肝护肝,健康常安。
文章来源:肝胆相照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