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
“小三阳”的形成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大三阳”的患者e抗原的自发性清除,由“大三阳”变成“小三阳”年发生率约为2%~15%。
2.“大三阳”的患者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病毒得到有效控制,由“大三阳”变成“小三阳”,是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标志,医学上称为e抗原/e抗体血清转换;
3.乙肝病毒基因的自身变异所致。
相对于“大三阳”来说,“小三阳”显得比较低调冷峻,它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程度低、病毒含量少,传染性低,病情相对稳定。但由乙肝病毒基因变异所致的“小三阳”应予注意,有研究认为肝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文章来源:肝胆相照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