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什么,肝病患者为什么要检测甲胎蛋白?

  • 发布日期:2023-05-16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存在于胎儿的血液中。胎儿出生后,血中的甲胎蛋白便会急速下降,数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人含量极低。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是作为多种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

然而,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

因此,甲胎蛋白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目前常用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

当体内的肝炎病毒变异速度加快时,甲胎蛋白会升高;当肝炎病毒的变异速度放慢时,甲胎蛋白则下降;当发生癌变时,甲胎蛋白则居高不下。

由此可见,肝病患者体内甲胎蛋白的变化情况与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甲胎蛋白上升提示病情恶化,甲胎蛋白下降提示病情好转。

因此,肝病患者应定期查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为:0~25ug/L,低浓度阳性为:25~400ug/L ,高浓度阳性为:超过400ug/L。

如果甲胎蛋白的数值偏高,也就是呈阳性,则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信号,比如肝癌、生殖细胞癌等肿瘤,再比如肝炎、肝硬化等一些肝病。

据调查显示,大约80%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数值都会偏高,这是因为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就会使产生甲胎蛋白的功能得以恢复,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数量会随着病情的恶化而逐渐增多。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

1.检查之前需要空腹12个小时。

2.检查前一天晚上,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

检查时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获得检查结果后,及时找就诊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 上一篇:肝癌会传染吗?
  • 下一篇:当肝癌来临时,腹部会有哪些表现?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