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嚼碎吃?还是整粒吞服?

  • 发布日期:2023-09-21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65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吃药方式需要讲究。有些人有嚼服药物的习惯。所以有病友问到,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嚼碎吃,还是整粒吞服更好呢?


关于药物是否可嚼服的问题,现简要分三大类简要介绍一下,不仅限于抗病毒药物。

 Part.1/ 绝对不能嚼服 

一类是绝对不能嚼服的,如各种缓控剂型、肠溶片或胶囊、酶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洛赛克、得美通等。

缓释片和控释片为了使药物缓慢平稳地释放以达到长效的作用,往往采用膜控型、渗透泵型或骨架型等特殊结构。嚼碎后药物就不能维持长效。因此,缓、控释片是不能嚼服的;

肠溶片外面包有一层肠溶衣,这种包衣在胃酸中不会被溶解,其作用一是保护胃黏膜不受药物刺激,二是保证药物进入小肠后遇到呈碱性的肠液才释放药物;

酶类药物,如胰酶在口腔里会损伤口腔黏膜,有可能导致口腔溃疡,而且胰酶失去肠溶衣的保护会被胃液破坏,影响疗效。

所以以上药物不可以嚼服。

另外有些药物说明书中有“整粒吞服”、“不可掰开或碾碎”、“不可嚼服”提示语的,只能整片服用。不好意思了,你的寂寞还是吞下去的好。

 Part.2/ 必须嚼服 

二类是必须要嚼服的,有些药物嚼碎后服用,才能使药物更快吸收,更好地发挥疗效。

如一些胃药: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适于嚼碎服用,药物经咀嚼后分散成微小颗粒,覆盖在消化道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促使溃疡的黏膜尽快愈合。

还有一些钙剂:钙的流失量非常大,吃下去没等吸收就有大部分随排出去了。嚼碎可以增加吸收率。常见的有各种钙片。

还有促进排便的药物,如果导片用于治疗便秘,咀嚼后服用效果更显著。

 Part.3/ 第三类药物 

第三类就是大多数药物,如一些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肝纤维化药物等,既不属于缓控剂型、肠溶胶囊、酶类药物,说明书也没有专门注明的,可以嚼碎服用。特别是说明书中列了服用“半片”或者药片上面有刻痕的,都是可以掰开服用或嚼服的。但基于嚼碎后,药物与口腔、食管等消化道接触面积增加,各种消化酶、寄生菌等与药物可能会有潜在的反应。故没有专门提示需嚼服的药物,还是建议整粒吞服。

就单纯抗乙肝病毒药物而言,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和艾米替诺福韦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是我国指南推荐的一线抗乙肝病毒药。当然还有一些病友在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药物,暂时还没有换。但这些药物属于第三类,可以嚼碎吃,但吞服最好。

总之,药物是否嚼服,需不需要嚼服,大家还是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遵医嘱或者药师的建议,千万不可随意服用。

文章来源:肝胆相照互联网医院


  • 上一篇:熊去氧胆酸治疗脂肪肝
  • 下一篇:是药三分毒 谨慎保平安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