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病因、症状及饮食疗法

  • 发布日期:2023-12-08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一、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由各种原由引起的肝脏细胞内脂肪堆积太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症状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为甘油三酯。脂肪肝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等同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较为少见,临床症状为疲劳、恶心、呕吐和程度不同的黄疸,并可短时间内产生肝昏迷和肾衰,症状严重者可在几个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医治,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

脂肪肝分为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这是脂肪肝的三大高发病因。另外,还有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等。

二、脂肪肝的症状

慢性脂肪肝比较多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轻度脂肪肝能够没有丝毫不适。中度或重度脂肪肝会有食欲不佳、无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隐痛、左肩及背部酸痛发胀等 症状。医生查验可发现肝肿大,少数有轻度黄疸及蜘蛛痣。实验室检查会有肝功能不正常,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

脂肪肝的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或仅仅轻度的疲乏、食欲不佳、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感觉。因为患者转氨酶常有延续或来回升高,还有肝脏肿大,易误诊为肝炎,应尤其注意鉴别。B超CT都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确诊仍依靠于肝穿活检。

三、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1.酒是祸首,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造成肝内脂肪氧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2.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太多。

3.肥胖,缺乏活动,使肝内脂肪输入太多。

4.糖尿病。

5.肝炎。

6.有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伤。

四、脂肪肝的膳食

(1)控制热量摄入,以便把肝脏细胞内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应逐步减肥,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范围内。以标准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可给热能 84~105千焦(20~25千卡)。标准体重(公斤)=身长(厘米)-105(或100),男性165厘米之上减105,而女性和男性165厘米之下者 减100。

(2)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按标准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每日可给脂肪0.5~0.8克,宜选用植物油或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如鱼类等;碳水化合物每日每公斤体重可给2~4克,食用糖的摄入不宜太多。

(3)高蛋白饮食,每日每公斤体重可给1.2~1.5克,高蛋白可保护肝脏细胞,并能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与再 生。蛋白质供给,优质蛋白质应占适度比例,譬如豆腐、腐竹等豆制品,瘦肉、鱼、虾、脱脂奶 等。

(4)保证新鲜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供应,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但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不能进食太多。

(5)限制食盐,每日以6克为宜。

(6)适量饮水,以便于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7)含有甲硫氨基酸丰富的食品,如小米、莜麦面、芝麻、油菜、菠菜、菜花、甜菜头、海米、干贝、淡菜等食品可促进身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脏细胞内脂肪的转变。

(8)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姜、辣椒、胡椒、咖喱和酒类等:少用肉汤、鸡汤、鱼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


  • 上一篇:急性、慢性脂肪肝有哪些临床表现?
  • 下一篇:想生一个健康宝宝,乙肝育龄期女性应该怎么做?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