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孕妈妈心情十分紧张,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并安全渡过呢?
下面是几位孕妈妈的诊治经过,希望对有类似情况的孕妈妈们有所帮助,坦然面对肝功能异常,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肝友A
女,31岁,职业:教师,山西籍人。查出慢性乙型肝炎5年,因肝功能异常于2014年10月21日收住院,妊娠26周。
住院后检查结果:肝功能TB:37.20µmol/L,ALT:657U/L,AST: 487U/L;乙肝系列: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PCR HBV-DNA定量:1.35×103IU/ml。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全套、腹部彩超等项目结果正常。
诊断:慢性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保肝、抗病毒(替比夫定)、营养支持等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孩子出生后采取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
此肝友分娩后坚持服用替比夫定,遵医嘱定期来医院复查,2015年9月复查HBsAg转阴,之后每年复查1次,HBsAg仍为阴性。其孩子查乙肝系列,抗HBs阳性,余阴性。
肝友B
女,28岁,农民,陕西籍人。查出慢性乙型肝炎2年,未定期检查及规范治疗。入院前1个月肝功能反复波动,现妊娠12周,2019年7月16日收住院。
住院后检查结果:肝功能TB:58.0µmol/L,DB:28.0µmol/L,ALT:536U/L,AST:319U/L;乙肝系列: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PCR HBV-DNA定量:2.85×107IU/ml。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全套等项目结果正常。腹部彩超:肝实质光点略增粗;脾大。
诊断:慢性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保肝、退黄、抗病毒(替诺福韦)、营养支持等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孩子出生后采取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
此肝友分娩后遵医嘱定期来医院复查,2020年复查乙肝系列: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即e抗原血清学转换,之后每年复查2次,仍为小三阳。其孩子查乙肝系列,抗HBs阳性,余阴性。
以上两位孕妈妈的例子提醒我们,妊娠期肝功能异常应区别对待,不必过度担心。
肝友C
女,24岁,农民,山西籍人。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年,因“妊娠32周,目黄、尿黄、皮肤瘙痒1周”于2013年10月3日收住院。
住院后检查结果:肝功能TB:68.5μmol/L,DB:33.6μmol/L,IB:34.9μmol/L,ALT:199U/L,AST:186U/L,GGT:224U/L,ChE:4275U/L,Alb:33.2g/L,TBA:124.0μmol/L。乙肝系列: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PCR HBV-DNA:6.0×107IU/ml。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全套等项目结果正常。尿11项:蛋白质:+-,胆红素:+1,尿胆原:+1。腹部彩超:胆囊壁毛糙;32周妊娠,宫内单活胎,头位。
此时需要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HELLP综合征、梗阻性黄疸相鉴别。此患者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患者住院11天,给予保肝、退黄、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出院后足月顺产1男婴,采取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分娩后皮肤瘙痒症状消失,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此肝友之后定期复查,出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现病情稳定。其孩子查乙肝系列,抗HBs阳性,余阴性。继续追踪随访中。
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友C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上较少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故曾有“妊娠瘙痒症”和“妊娠特发性黄疸”之称。
本病有家族性的特点,常常母女或姐妹都会发病,国内发生率约为2%~4%,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妊娠后体内雌激素代谢失调有关。妊娠后,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部分孕妇肝细胞内酶异常,胆盐代谢能力改变,造成肝内胆汁淤积,而由于胆盐存积于皮下,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就会产生瘙痒症状。当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时,可能会出现黄疸。
本病对孕妇无明显危害,也不会遗留慢性肝脏病损,瘙痒和黄疸通常于产后1~2周可自行消退。部分产妇可因肠道内胆汁酸减少,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引起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发生产后出血。
本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对围产儿的不良影响,胆酸可以刺激子宫及蜕膜释放前列腺素,过早激发子宫收缩,引起早产。由于胆酸的影响还可引起胎盘绒毛间隙体积减少、滋养细胞水肿等病理改变,造成母儿间氧和营养物质交换障碍,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缺氧,甚至可发生胎死宫内的严重后果。
胎儿的宫内死亡常常是突然发生的,难以预测。本病围产儿的死亡率约为正常妊娠者的6~10倍,由于本病对围产儿的严重危害,已将本病列为高危妊娠,以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只伸向胎儿的黑手,我们应对它保持必要的警惕,千万不可等闲视之,以免铸成大错。
乙肝孕妈妈们应该怎样做?
1. 如查出肝功能异常,应到肝病专科医院诊治。
2. 思想放松,避免紧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
3. 坚持口服妊娠B级抗病毒药物,不随意停用或更换抗病毒药。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以及合理膳食,保证孕期母体及胎儿的营养摄入,这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5. 遵医嘱采取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
最后,祝每一位孕妈妈顺利渡过妊娠期,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文章来源:肝胆相照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