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的运动康复

  • 发布日期:2024-08-16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被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而脂肪肝患者,总脂量可达40%-50%,有些达60%以上,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只少量增加。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根据运动时人体物质代谢的方式,可以把运动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两大类。当运动强度不大,氧供充足时,糖元的分解以有氧分解为主,其代谢产物是CO2和H2O,当运动强度较大而氧供相对不足时以无氧代谢为主,无氧代谢造成乳酸堆积,使较大强度的运动不能持续进行(如短时间、大强度的短跑即是无氧运动方式)。因此,所谓有氧运动是指人体运动时吸入的氧气供应充足,够运动时的消耗所需。这种运动的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70%(50%-70% VO2max )或运动心率相当于最大心率的70%-80%(70%-80%HRmax)。

有氧运动是一种持续5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这种运动强度的运动,刺激各种生理功能惰性逐渐被克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提高,体质、体能增强,人体需氧量与吸氧量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体内不发生乳酸堆积,心率、心输出量和肺通气量等保持稳定状态,因而持续运动时间长、安全性高,脂肪消耗多,提高摄氧量和无氧性作业阈值,改善有氧运动能力。在系统锻炼后再作同样的定量运动,可见运动时的心率、血压等对运动的反应降低,耗氧量减少,说明系统锻炼后能量代谢节约化,其结果降低了运动时心血管负荷,改善了活动能力。

脂肪肝的运动康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运动项目应以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以有氧代谢为特征的动力性活动对脂肪肝患者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因此根据各自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1、散步减肥法:

A、普通散步法:用慢速和中速行走,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适宜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休闲。

B、快速步行法(推荐):每小时步行5-7公里,每次锻炼30-60分钟。步行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

C、定量步行法:包括在平地和坡地上步行。例如在3度斜坡上步行100米,渐渐增至在5度斜坡上行走15分钟,再在平地上行走15分钟。

D、摆臂散步法:散步时两臂有节奏地向前后摆动,可增进肩带胸廓的活动,适用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

E、摩腹散步法: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这同时对有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的人很有益处。

2、太极拳减肥:对于年龄高的患者,采取这类方法相对安全、简便。但时间要长,太极拳的强度相对较小,因此需持续较长时间。

3、游泳:

⑴ 游泳消耗的能量大。这是由于游泳时水的阻力远远大于陆上运动时空气的阻力,在水里走走都费力,再游游水,肯定消耗较多的热量。同时,水的导热性大于空气24倍,水温一般低于气温,这也有利于散热和热量的消耗。因此,游泳时消耗的能量较跑步等陆上项目大许多,故减肥效果更为明显。

⑵ 可避免下肢和腰部运动性损伤。在陆上进行减肥运动时,因肥胖者体重大,使身体(特别是下肢和腰部)要承受很大的重力负荷,使运动能力降低,易疲劳,使减肥运动的兴趣大打折扣,并可损伤下肢关节和骨骼。而游泳项目在水中进行,肥胖者的体重有相当一部分被水的浮力承受,下肢和腰部会因此轻松许多,关节和骨骼的损伤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4、有氧运动:跑步,骑自行车,跳绳、有氧操等耐力性运动项目。


  • 上一篇:脂肪肝患者的三种日常减肥法
  • 下一篇:运动养生四原则(二)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