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拯救你的“节后综合征”

  • 发布日期:2025-02-07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节后综合征”是全世界劳动人民都可能得的病。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有相当一段时间不想上班的情绪,偶尔也会伴随着焦虑、萎靡不振、神经性厌食、神经衰弱等不良反应。从高度兴奋、高度热闹的春节假日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的生活,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四方面的调试。


心情方面:

1、要减少节后重返工作的焦虑情绪,在假期结束前的一两天,就应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工作上的安排,也尽量从简单的任务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强度。

2、可以学习一些冥想、深呼吸、放松的方法。

3、长假结束前一两天,要强迫自己调整下作息时间,与工作时间同步。

4、过节,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份子钱太多,遭遇逼婚,朋友聚会落差太大等,都是压力的来源。这些压力在过完节、花完钱、重返岗位、不得不面对“我的工作很平凡,我这个人很平凡”这个现实时,可能会集中爆发。要调试好心态,对自己有清晰认识。

5、节后也别忘了多给长年独居的亲人打电话,以免他们热闹过后生活无可适从。

睡眠方面:

长假期间,很多人玩乐过度、通宵追剧打牌打游戏,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一部分人平时缺觉,一过节就拼命补觉。另一些人选择春节出境旅游,但是没有富裕的时间来调整时差,上述这三种情况都会扰乱人体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带来一系列问题。

人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是固定的,尤其是深睡眠时间,大概为1小时—2小时。因此,在节日期间也要加强自律性,早睡早起。如果白天补觉,建议睡眠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一定要把深睡眠时间调整到晚上。有些困倦的感觉是脑力疲劳引起的,这时候不一定需要睡觉,可以用脑部按摩、听音乐等方法进行放松。

饮食方面:

节后上班,一不小心就可能“胖到挡住了办公室的WIFI”。

节日期间也要讲究饮食均衡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减少零食的摄入。年后更要积极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随之调整到正常状态。

如果体质指数在超重或肥胖范围(BMI≥24,BMI=体重(kg)/身高(m)2),可以在年后适度减肥。另外,节后重返工作地点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或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建议准备一些调节菌群的药物。

体力方面:

正月里,很多人还要一边工作,一边走亲访友,舟车劳顿。建议要量力而行、劳逸结合,不要安排太多计划,给自己留出休息调整的时间。春节本身也是流感高发季节,建议少去人多、密闭的空间,平时外出注意带口罩、勤洗手防护。

另外,大量数据也表明,定期查看银行卡余额可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加动力。朋友,打起精神,该上班上班,为了更好的生活奋斗吧!


  • 上一篇:不含糖的气泡水不长胖?
  • 下一篇:这4个“行动”,比吃什么保肝药都强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