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用药?是否按一线推荐的排名顺序来选择呢?这肯定是不对的,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择用药,坚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首先看疗效:
我们要看该药物既往的研究数据,临床研究中往往设置多个观察指标。
OS(总生存期), OS越长意味着活得越久,是评估肿瘤临床获益的“金标准”;
PFS(无进生存期), PFS越长意味着有质量的生存时间越长;
ORR(客观缓解率),肿瘤体积缩小30%并能维持一定时间的患者比例。
DCR(疾病控制率),DCR越高意味着使用该疗法肿瘤稳定,疾病不进展的患者越多。
如果对于查阅资料困难或者看到“某某期”、“某某率”就头大,那么临床实践指南是能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处理的指导文件,是否被治疗指南推荐间接反映了一款药物的疗效。
其次,看相关副作用和个体状况:
毒副作用在治疗中往往表现为不良反应,靶向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等。
各种药物有不同特点,仑伐替尼等可出现手足综合征,索拉非尼需要注意心肌缺血风险,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有导致出血的风险等。另外有些靶向药物要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看是否具有敏感性。总之要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看治疗费用:
注意不要只看药品单价,要基于药品包装规格、服用剂量,参照月/年治疗费用对比药物“贵”还是“便宜”。
一线肝癌靶向药价格普遍较高,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使一些药物进入医保,医保政策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而且有加入商业保险的群体在医保报销之外还可以得到补偿。总之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医保情况,结合个人条件进行选择。
总结:
选择靶向药物是晚期肝癌面临的重要问题,药品疗效、相关毒副作用、治疗费用等都是要综合考虑的。临床用药强调医患共同决策,无论医生还是患者了解以上知识都是有必要的。
文章来源:肝胆相照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