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洞察肝脏功能
▶ 肝功能试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为<4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值为<40U/L。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入血,导致数值升高。若检测结果显示ALT或AST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脏受损。
▶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为11-14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正常范围为0.8-1.5。当肝脏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下降,PT延长,INR升高。
▶ 病毒标志物:乙肝五项中,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已感染乙肝病毒。
影像学检查,直观肝脏形态
▶ 肝脏彩超:无创、便捷,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及血流变化。若肝脏表面不光滑,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不均,可能提示肝硬化。
▶ CT与磁共振:高分辨率成像,可精准评估肝硬化程度及并发症。CT显示肝脏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磁共振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内部的细微结构变化。
▶ 肝弹性测定: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无创检测肝脏硬度。正常值范围为2.4~7.0kPa。若肝硬度值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内镜检查,守护消化道安全
▶ 上消化道内镜:直观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若发现曲张静脉,可能提示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肝组织活检,金标准诊断
▶ B超引导下穿刺:获取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若病理结果显示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则可确诊为肝硬化。
文章来源:肝胆相照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