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点是肝内甘油三酯堆积(脂肪变性),与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炎症有关。尽管经过限制能量的摄入后体重的减轻,能够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症状,但是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在动物试验中能够通过调节能量代谢的通路来抑制高能量饮食所致的脂肪变性和胰岛素抵抗。近期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了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效果。
研究方法
该研究将2011年至2012年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肝病门诊就诊的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超重或肥胖的男性纳入了研究。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白藜芦醇每天3000mg组(n=10)或安慰剂组(n=10),连续治疗8周。结果包括胰岛素抵抗(应用正常血糖-高血胰岛素钳夹技术进行评估)、肝脂肪变性和腹部脂肪分布(应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评估)。应用血浆标本测量肝脏代谢、炎症和抗氧化活性。应用外周血液单核细胞检测白藜芦醇靶向基因的转录情况。评估白藜芦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与基础水平相比,应用白藜芦醇8周不会减轻胰岛素抵抗、脂肪变性或腹部脂肪分布。血浆脂类和抗氧化活性都未发生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患者在治疗的第6周时,丙氨酸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白藜芦醇不会明显改变外周血液单核细胞中NQO1, PTP1B, IL6和 HO1基因的转录。患者对白藜芦醇的耐受性较好。
结论
与安慰剂相比,应用8周的白藜芦醇不会明显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症状,反而会增加肝脏的压力(因为肝脏转氨酶的升高)。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限制能量摄入的药物(如白藜芦醇)治疗肥胖的并发症是否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