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十项中检测白蛋白有什么意义呢?

  • 发布日期:2023-03-23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20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白蛋白是血浆中重要的运输蛋白,许多非水溶性的物质易与白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如:胆红素、长链脂肪酸、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药物等。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缓冲血液酸碱的能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也能反映肝损伤的程度、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临床意义:

①急性肝脏损伤早期或局灶性肝脏损伤等轻度肝损害时,白蛋白(A)可正常或轻度下降,球蛋白(G)可轻度升高,总蛋白TP和白球比值A/G均可正常。

②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实质细胞受损,常见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增加,白球比值A/G比值下降。随病情加重而出现A/G比值倒置,此时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白蛋白持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上升,说明治疗有效;白蛋白减少到30g/L以下,易产生腹水。

③肝外疾病:总蛋白或白蛋白减少可见于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蛋白质分解过盛,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蛋白质摄入不足,如慢性营养障碍等。


  • 上一篇:肝脏是如何调节血糖浓度的呢?
  • 下一篇:这4个“行动”,比吃什么保肝药都强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