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复查项目有哪些?何时可以停药?

  • 发布日期:2023-07-17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乙肝合并肾脏损伤,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陈煜教授:我们服用任何核苷或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时,都应该监测肾功能。有基础肾病或者肾脏高风险的人群,比如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者已经出现肾脏损伤的病人,一般不建议用阿德福韦或者替诺福韦(TDF)抗病毒治疗,可以选择恩替卡韦或者TAF来治疗。如果出现肌肝清除率下降,提示可能需要调整恩替卡韦剂量;使用TAF时,如果eGFR在15以上是不需要调整剂量的。

如果没有肾脏损伤,这几种一线药物都可以使用,但是也要注意监测,尤其是阿德福韦。阿德福韦现在已经不是乙肝一线药物,目前一线药物主要是TDF、TAF、恩替卡韦以及TMF。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除了监测肝功能之外,也需要监测肾功能,同时使用TDF或者TAF时,我们还要监测血磷还有尿特种蛋白的一些变化,做到早期监测。 

也就是说,如果基线没有肾功能的问题,这几种一线药物都可以使用,但是需要加强监测。如果已经有高风险的,或者已经出现肾脏问题的一些病人,我们可以选择恩替卡韦或者TAF来治疗,治疗过程中同样需要监测。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多久复查一次?需要做哪些检查?


陈煜教授:一般需要每3-6个月来复查一次。检查的指标包括B超、肝硬度以及血清学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血磷、甲胎蛋白、病毒载量、乙肝标志物、血常规等,当然也包括尿,尤其是使用TDF、TAF时,我们要注意尿特种蛋白的监测。

当然对于合并其他基础病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我们也要监测血糖、血压的变化。对于肝硬化的病人,我们要缩短复查的间隔,比如说慢乙肝的病人,年轻的,我们可以半年查一次,对于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病、肝硬化的病人,我们要缩短治疗、检查的复查间隔,比如说三个月就要复查一次;如果出现了失代偿肝硬化,可能更要缩短随访的间隔。


慢性乙肝患者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陈煜教授:何时停药也是很多慢乙肝患者关心的一个问题。《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提到,对于e抗原阴性的患者,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小三阳145阳,不管是用口服药还是干扰素治疗,最好能够实现表面抗原的阴转,表面抗体的阳转,表面抗原阴转才可以停药。

对于e抗原阳性的患者,也就是大三阳135阳,如果出现了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变成145阳,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治疗时间三年以上,表面抗原水平小于100,那么指南上说可以考虑停药,停药后密切监察,但是也可以继续用药,延长治疗疗程。当然对于一些有肝硬化的病人,还是不建议停药。

文章来源:肝胆相照互联网医院


  • 上一篇:夏季当心甲肝缠身
  • 下一篇:肝炎病人如何防止发展成肝硬化?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