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5/Δ6去饱和酶与长链脂肪酸间的相互作用参与NASH发病

  • 发布日期:2023-07-28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NAS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分析了NASH患者和小鼠模型肝组织标本的基因表达谱,并通过药物干预分离的小鼠肝细胞以寻找参与NASH发病的新分子。寡聚核苷酸微阵列分析显示,NASH患者/高脂饮食诱导NASH小鼠肝组织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酶-Δ5/Δ6去饱和酶 (Δ5D/Δ6D) -表达显著增高,肝组织Δ5D、Δ6D蛋白及mRNA表达均获得确认。气相色谱分析显示长链脂肪酸的去饱和过程受损导致ω-6/ω-3比值增高、ω-3指数降低;在fat-1转基因小鼠(表达ω-3 去饱和酶使ω-6完全转化为ω-3)中恢复肝组织ω-3含量可使肝脏胰岛素抵抗、巨噬细胞浸润、炎症和脂质过氧化减轻,并见炎症、脂肪酸摄取与成脂基因表达下调;外源性富ω-3饮食补充也可观察到类似效应;Δ5D/Δ6D抑制剂CP-24879则能使肝细胞内脂质堆积和炎症损失显著减轻,并在分离自fat-1转基因鼠和ω-3喂饲小鼠的肝细胞呈现出更强的抗脂肪变和抗炎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肝脏脂肪酸去饱和过程受损和ω-6/ω-3比例失衡在NASH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上一篇:维生素A、B、E助你保护肝脏
  • 下一篇:内脏脂肪指数并不能预测NAFLD患者肝组织学严重度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