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军教授:的确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乙肝感染者或者肝炎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即使用现在的强效低耐药的一线的药物,像恩替卡韦、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或者国产的艾米替诺福韦,病人治到48周以后,有相当部分人的DNA还能检测到,但是小于2000,像这部分病人就叫低病毒血症。
这部分病人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者改变治疗的策略,轻者会增加耐药,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肝纤维化进展的风险,可能增加肝癌的发生几率,所以针对低病毒血症,我们要认真对待,及时调整治疗的策略。
郑素军教授:低病毒血症患者吃了药以后效果不是那么理想,DNA还能测到,但不是很高的这类群体,在治疗的时候,要考虑药物之间有没有不同的类别进而起到互补的作用。举个例子,如果原来吃的是恩替卡韦,核苷类似物这类药,出现低病症血症以后可以换成,或再加上另一类药,叫核苷(酸)类似物。像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或者艾米替诺福韦,有一部分也可以联合干扰素。但反过来讲,假如病人先吃的是核苷(酸)类似物,那么我们可以换成或者加用恩替卡韦,同时也可以联用干扰素,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个体化的选择。
文章来源:肝胆相照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