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现状

  • 发布日期:2024-01-31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15

在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科主任、内科教授,脂肪肝治疗中心主任范建高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现状。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21世纪世界范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在中国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为响应这一挑战,中国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ALD)研究小组已成立十年,一项重要中期成果即是发行了一系列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的诊疗共识指南。

在中国大陆,任何原因的脂肪肝(FLD)的超声检查是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由于依赖于已知人群的的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籍贯),使用的诊断标准和研究的时段,所报道的脂肪肝时点患病率相差甚大。有趣的是,中国的脂肪肝患病率在过去15年中增长了大约一倍,例如上海宝钢员工组的患病率从1995年的4%上升至2002年的14%。有证据显示,所研究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升高与当地营养过剩、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趋势相平行。而患病者中血清ALT升高的比例从26%增长至51%。相反习惯饮酒人群的患病率反而未现显著改变。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中国大陆定期体检人群中无症状肝酶升高的主要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不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专有的疾病,而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在中国,脂肪变性(城市人口发生率约31%)主要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而并非酒精。尽管脂肪变性在慢性丙肝患者中很常见,但中国城市人口的HCV的感染率很低并在过去十年维持稳定;而在慢性乙肝中却不常见,其与病毒感染以及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代谢因素均无直接关联。因此酒精和脂肪变性均不构成中国脂肪肝患病率快速攀升的原因。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患者增加,我国将出现更多非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


  • 上一篇: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可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 下一篇:内脏器官周围脂肪越多可能提示肝脏手术后并发症越多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