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并不是胖人的专利,有不少瘦人也会查出脂肪肝。《肝病学杂志》发布的一份研究介绍,科学家揭示了脂肪肝在瘦人身上发展的秘密,瘦人的脂肪肝健康影响更恶劣。
澳大利亚威斯特米德医学研究所(WIMR)研究员Jacob George介绍,肝脏被大量脂肪堆积产生脂肪肝,目前影响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如果不经控制,可进一步导致肝硬化。这种疾病常见于超重和肥胖人群,但是,有很多体重指数低于25的人也被诊断为脂肪肝。
与肥胖人群相比,瘦人的脂肪肝共同点是内脏脂肪过多,出现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功能障碍。脂肪肝对瘦人的健康影响更大,大约一半(47%—65%)的瘦型脂肪肝患者患有脂肪性肝炎。
本项研究中,George分析了538名瘦型和非瘦型脂肪肝患者以及30名健康人的新陈代谢、肠道细菌和遗传特征,确认导致疾病发展恶化的因素。结果发现,与非瘦型患者相比,瘦型的脂肪肝患者新陈代谢非常明显,这造成了疾病进展中的差异。
与非瘦型患者相比,瘦型患者胆汁酸和一种叫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9)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胆汁酸可消化脂肪,而胆汁酸和FGF19可增加能量消耗,因此,这些脂肪肝患者可以保持较瘦的体型。他们的身体具有“抗肥胖”的特征,可以适应热量的过量摄入。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肠道细菌和基因的差异,可以影响患者脂肪肝的发展。例如,基因TM6SF2出现一个变异体,与脂肪肝有关,而在瘦型脂肪肝患者中更常见。
遗憾的是,这种抗肥胖的特性并不能保护肝脏免受脂肪堆积的影响。如果不进行治疗,脂肪肝会导致肝脏结疤、肝硬化,甚至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瘦型脂肪肝的代谢适应机制往往会在疾病后期阶段丧失,因此,这些患者比肥胖患者疾病预后更差。
George说,这项研究帮助我们对瘦人的脂肪肝背后的代谢过程和基因差异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我们可以为这些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