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三大病因

  • 发布日期:2023-12-11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正常人的肝组织中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不少人觉得脂肪肝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瘦人们更是觉得脂肪肝离自己很远。但很多20多岁的人拿到体检报告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是轻度或中度脂肪肝了。脂肪肝到底怎么得的,为啥连瘦人都难逃一劫呢?

《中国脂肪肝治疗指南(科普版)》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达到12.5%~35.4%,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其发病率已经排到了肝病的第一位。肝脏是脂类合成、运转和利用的场所,并不能大量储存脂肪。当肝脏内脂肪运转失去平衡,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就会形成脂肪肝。权威资料表明,肥胖症、酒精中毒和糖尿病是脂肪肝最主要的3大病因。

其中,肥胖与脂肪肝潜在的因果关联早已众人皆知。但不少医生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很多西方人看着很胖,但并没有脂肪肝;而不少中国人看着很瘦,肝脏却已被脂肪包围;人群中约三成属于标准身材的人患有脂肪肝。其原因可能是,西方人多为全身性肥胖,胖得“明显”,而中国人胖得“隐晦”,多为臀腹部肥胖,也称中心型肥胖、苹果型肥胖,是内脏脂肪过多的表现。不少中国人体重略微增加,就会明显反映在腰围上。他们的四肢并不显胖,躯干看着也不算臃肿,但一脱衣服“肥肚腩”就暴露出来。这类人群通常伴有尿酸增高、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结肠腺瘤、睡眠呼吸暂停、维生素D缺乏等情况,需要及早干预。

中国的BMI(体质指数)分类中加了一个额外条件,就是腰围切点,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就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尤其应警惕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可能。

脂肪肝常常和糖尿病“串通”起来危害健康。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产生糖代谢障碍,脂肪动员增加,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高胰岛素血症会促进肝脏对脂肪酸的合成,使大量的脂肪酸蓄积在肝脏,转化成脂肪沉积在肝中。糖尿病患者的肝脏脂肪化后,降糖药对血糖的控制能力将减弱,使血糖水平波动,容易出现脂代谢异常而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又反过来影响血糖控制,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门诊不少脂肪肝病人的年龄已经滑到20岁以下,其发病多与大鱼大肉的饮食、过量饮酒、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 上一篇:全胃肠营养患者如何预防脂肪肝?
  • 下一篇:哪些因素会诱发肝性脑病?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