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脂肪肝患者一定要配合治疗,保持积极地心态对抗疾病。
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被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而脂肪肝患者,总脂量可达40%-50%,有些达60%以上,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只少量增加。
按摩五个穴位可帮助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的辅助治疗,穴取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中脘、太冲,患者取舒适体位并暴露需针刺穴位处。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足三里1.5寸,丰隆2寸,三阴交、中脘各1寸,太溪、太冲各0.8寸。丰隆、太冲施大幅度提插泻法,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施大幅度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期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15次一个疗程,休息10天后再继续下个疗程。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三里”有理上、中、下“三焦”之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丰隆穴
丰隆穴为古今医学家所公认推崇的治疗痰湿证的优选要穴,具有通经活络、通调脾胃气机,能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的功效。
三阴交
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中气血交会之处,除可健脾益血外,还可调肝补肾。刺激该穴可以把体内的湿、浊、毒素排出体外。
中脘穴
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太冲穴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之功效。
以上诸穴相辅相成,按摩这五穴或针刺,均可达到行气活血、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清热、降低血脂、调节免疫功能的功效,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俗话话,脂肪肝患者七分养三分治,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保证良好的休息和规律的饮食。日常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来提供正常代谢需要的营养,而且还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提高肝功能。另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也是必不可少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刺进脂肪酸和胆固醇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