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代谢综合征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发布日期:2022-09-28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IR)为共同病理因素的相关临床症候群,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血脂异常,可导致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目前诸多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可能是加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代谢综合征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代谢综合征与乙型病毒性肝炎

目前代谢综合征与HBV关系的研究较少,关于HBV感染可增加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尚存在争议。对乙型肝炎病毒X(HBx)转基因小鼠和稳定表达GFPHBx的HepG2细胞株的研究发现,HBx蛋白可引起肝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一γ活化以及NF—KB通路激活相关。研究显示,HBV感染与代综合征组分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的发生呈负相关,但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呈正相关。

Lao等的研究发现,HBV感染妇女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然而,2007~2009年间包括横断面、病例对照、队列研究在内的多项研究均显示HBV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或IR无相关性。一项对中国人群的研究提示HBV感染与代谢综合征无相关性。Wong等的研究显示,HBV感染是脂肪肝发生风险降低的独立相关因素,HBV感染患者发生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风险较未感染人群低,该差异主要是由低三酰甘油水平所致。Rastogi等的研究显示,在HBV感染患者中,病毒基因型、HBV DNA水平以及HBV e抗原情况与脂肪肝的发生无关。病毒复制可能会影响脂质代谢,但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对于病毒因素,代谢紊乱与肝脂肪变性进展的相关性可能更为显著,合并代谢综合征可能加速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展。此外,迄今尚无证据显示代谢综合征会降低HBV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代谢综合征与丙型病毒性肝炎

1.HCV和肝脂肪变性

研究发现HCV感染可引起肝脂肪变性,HCV患者肝脂肪变性的发生率较HBV患者高2倍。HCV基因型3患者的脂肪肝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高,脂肪变性程度与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效果相关。然而,HCV引起肝脂肪变性的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确。Mirandola等的研究显示,HCV可降低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P)活性及其表达,干扰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组装。Wads等的研究显示,HCV可激活脂类生成调节因子一类固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进而刺激胆固醇和脂肪酸合成。Kapadia等的研究发现,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通过调节二牛龙牛儿基丙酮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而控制HCVRNA复制。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抑制HCV复制。HCV组装始于脂滴(LD)表面,病毒通过抢劫宿主细胞脂蛋白组装和分泌通路输出病毒体。循环中的病毒体和脂蛋白形成低密度脂蛋白病毒体颗粒,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再次被肝细胞摄取,提示脂质代谢的病理生理事件可影响HCV的生命周期。Clement等的研究发现,MTP可阻断VLDL分泌,减少HCV从宿主细胞分泌通路输出。HCV可上调肝细胞seipin表达,导致病毒体输出显著减少,并伴有LDs出现,但不伴有三酰甘油水平升高。Poynard等进行的抗病毒试验发现,感染HCV基因型3并伴有脂肪变性患者的病毒载量较高,病毒载量增加的发生早于脂肪聚积。由于与HCV基因型3相关的脂肪变性不会降低抗病毒治疗的反应性,因而无法证实脂肪变性可促进HCV感染。此外,尚无证据显示HCV诱导的脂肪变性会影响代谢综合征的结局,如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

2.HCV和糖尿病

Kaddai等的研究指出,HCV感染的个体较未感染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时间早10年以上。White等的研究显示,HCV感染可直接影响葡萄糖和脂类代谢,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Pandya等的研究显示,HCV感染患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患者发生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风险增高。然而,Shaheen等的研究认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发生肝纤维化病变前已出现IR。Moucari等以HCV蛋白酶抑制剂danoprevir干预HCV感染患者,结果显示其可降低HCV病毒载量,同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Arase等发现予HCV感染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降低,该研究证实HCV感染是葡萄糖代谢紊乱的独立相关因素。

HCV感染可导致IR,促进易感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关于IR是否会促进HCV感染则尚未明确。Harrison等的研究显示,HCV感染患者接受匹格列酮治疗可降低IR发生率,但不能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另一方面,Dehenre等的研究发现,IR可降低HCV感染患者对以干扰素一α为基础的维持治疗的反应,但IR尚未被证实可直接导致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反应的缺失。该研究认为HCV患者对干扰素一α的反应降低是由伴随代谢综合征出现的IR所致,而与HCV诱导的IR无关。Elgouhari等的研究显示,胰岛素增敏治疗可提高抗HCV治疗的反应率。

3.代谢综合征对HCV感染的影响

目前关于代谢综合征对HCV感染的影响所知甚少。代谢综合征患者伴有的IR,而非HCV诱导的IR,与脂肪组织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增加相关。Kapadia等进行的体外实验发现,肝癌细胞与游离脂肪酸共培养可刺激HCVRNA复制。代谢综合征与肝细胞内促进脂质形成的转录因子活化相关,可为HCV复制提供必需的代谢产物。因此,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可能会促进HCV的生命周期。

代谢综合征可产生细胞因子影响HCV与宿主间的关系。脂肪组织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可分泌控制代谢、能量稳态以及免疫反应的体液因子,如瘦素、脂联素等,被称为脂肪因子。瘦素是调节正常和病理条件下先天和后天免疫反应的重要激素。研究显示,瘦素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的某些特征性表现,如肝脂肪变性、纤维化、对治疗的弱反应性相关。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瘦素抵抗。瘦素抵抗被认为是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弱反应性的标志。提示脂肪因子可能具有促进HCV感染的能力。

综上所述,HBV感染可能与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组分相关,但相关结论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证实。HCV感染可能促使糖尿病和肝脂肪变性发生,HCV复制周期与脂类代谢存在一定联系,合并代谢性因素可加速慢性丙型肝炎的进程。虽然代谢综合征和HCV可协同影响病情,但无证据显示两者之间存在关联,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 上一篇: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下一篇:内脏器官周围脂肪越多可能提示肝脏手术后并发症越多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