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的“保质期”?养护方法快收好

  • 发布日期:2024-05-08
  • 来源:
  • 发布人:
  • 浏览量:

人体就像一台持续工作的机器,而身体的各个器官就是组成零件。“零件”都有保质期,但人体也有自我修复能力。掌握器官衰老的时间,巧用自我修复,守护健康!

 1、大脑:保质期约30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数量会逐渐减少,相应的就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大脑功能减退的症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大脑神经元间联系的活性,能延缓衰老进程。

养护方法:

① 补充营养素:蛋白质提供的氨基酸影响神经传导物质的制造;卵磷脂可使人的智力提高25%;维生素A、B、C对抽象思维和良好的记忆很有帮助。

② 保持良好睡眠:大脑没有专门的代谢系统,只有在熟睡时,才能依靠脑脊液将废弃物质排出去。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能维持神经细胞活力。

③ 锻炼:每天保持合理适度的锻炼,有助于刺激大脑中两个主要区域(嗅球和下丘脑)的神经元产生,让大脑更年轻。

 2、眼睛:保质期约40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内晶状体开始硬化,聚焦能力也下降。45岁左右,就会出现近距离看东西模糊的现象;之后几年,眼睛会越来越容易疲劳,对光的亮度也变敏感。

养护方法:

① 常吃三色食物:黄色食物如玉米、蛋黄等,提供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预防黄斑性病变;紫色食物如紫甘蓝、蓝莓等,其含有的花青素能有效清除自由基,预防白内障等眼病;深绿色食物如菠菜、西兰花等含有大量维生素、叶黄素及微量元素,保持眼部肌肉弹性,减少眼病发生。

② 眼保健操:眼珠上下左右转动画十字,每天做5次,每次做10遍,能缓解眼疲劳。

 3、骨骼:保质期约30年 

大约30岁骨量达到高峰,之后骨质开始慢慢流失,人也就进入老化过程。骨骼细胞是不断死亡和再生的,但由于身体中的更新速度不同,老旧骨头和新骨头始终同时存在。到中年后,骨骼的更新速度会减慢,骨骼倾向于变薄,骨质疏松就会发生。

养护方法:

① 运动:适度的运动能促进骨代谢,增加骨内血流量,预防骨萎缩;增加骨盐量,预防骨质疏松。

② 补充营养素:钙是骨骼发育的基础;而维生素D则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生长;维生素K能协助骨钙素、蛋白质发挥作用,还能刺激骨细胞生长,平常可以多吃些深绿色蔬菜以补充维生素K。

 4、心脏:保质期约40年 

心脏就有自我修复功能。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营养摄入不足、吸收率差,在40岁后,心脏会开始衰老,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逐渐降低。血管壁的弹性降低,动脉开始硬化,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各种心血管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了。

养护方法:

① 控制体重:体重超标会影响代谢水平,影响心血管健康。

② 补充钾元素:钾能够调节心律、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还能促进钠离子的排出,帮助降低血压,并防止胆固醇沉积。

 5、肺:保质期约20年 

从20岁开始,人体的肺活量开始下降,与此同时,人体供氧量也会随之减少,器官的各种功能也会开始退化。虽然每隔2-3周,肺就会自主“更新”,可它也很“娇嫩”,空气污染、厨房油烟、抽烟等都会加重肺脏负担,破坏其自我修复功能。

养护方法:

① 呼吸操:首先立位吸气,前倾吐气;然后单举上肢吸气,手放下吐气;最后双手平举吸气,双手压腹吐气。

② 吃“白色”食物:银耳、雪梨、百合、莲藕等都有一定的滋阴润肺的功效,平常可以多吃。

 6、肾脏:保质期约40年 

肾脏不仅是主要的排泄器官,还能维持体液内的酸碱平衡,血压的稳定、骨骼的生长都与肾脏息息相关。

养护方法:

① 多喝水、不憋尿:喝水加速体内废物的排泄;长期憋尿可能会使滞留的细菌感染肾脏。

② 吃“黑色”食物:黑豆、黑芝麻、黑米等有一定的补益肾气、延缓衰老的功效。


  • 上一篇:“多喝热水”?万能金句并不万能!
  • 下一篇:这4个“行动”,比吃什么保肝药都强
  • 支持和指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字信息与图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正式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晋)-非经营性-2021-0101
    备案信息:晋ICP备18004290号-2